出海翻车?柠萌开发韩版《溯洄》争议复盘

“我曾带着《欢乐颂》的两个演员去了非洲,没想到有当地粉丝过来找他们签名。”在今年的香港国际影视展相关论坛上,正午阳光董事长、制片人侯鸿亮这样回忆道。

从《白夜追凶》被Netflix买下版权起,国剧出海的一个新趋势出现了:除了影响地缘与文化更接近的东南亚,国剧还常常出现在欧美的主流平台上。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与国剧制作水平的提高,“国剧出海”已经成为文化输出的一大途径,《山海情》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人世间》甚至在摄制阶段就被迪士尼买入版权,《隐秘的角落》《开端》等具有悬疑元素的剧目备受海外观众追捧。在国剧出海的新时期,除了版权出海、在海外媒体平台建立独属的播放渠道和剧场外,“内容出海、合作制作”等更深层“出海模式”也被开启了。

前一种模式已将诸多剧集传播到海外更多的地方,后一种模式则仍需要业界不断探索。近日,被视作国内头部剧集内容公司的柠萌影视就因公布将与“韩国联合开发韩剧《溯洄》”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该剧根据作者画七的小说《和男主同归于尽后》改编,男主“溯侑”的真身出自《山海经》记载的神兽天攰。柠萌将此带有强烈国风色彩的仙侠IP改编开发韩剧的行为,遭到了大量质疑和抵制,有网友愤怒地留下评论:“举报见”。


(资料图片)

事实上,国剧IP出海翻拍已非新鲜事。此前韩国也曾翻拍过国产古装穿越剧《步步惊心》、网剧《太子妃升职记》,并收获了不低的收视率。作为华流出海的形式之一,柠萌此次翻车原因为何?

而借柠萌此次事件之机,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国剧影响力的上升,近年来“国剧出海”从内容、价格到模式等各方面都已经实现了新的跃升。有业内人士曾提出,就以价格为例,一些内容公司的剧集海外授权单价已经从每集近万美元增长到每集十多万美元,而在出海渠道与模式上,除了买断版权和分账,也出现了诸如柠萌此次《溯洄》的内容输出、制作合作的方式。

在这样的变化下,国剧内容公司怎样去调整内容创作的重点呢?谁分了占据出海大头的古装剧的奶酪?在新的变化下,内容公司又如何去选择国剧出海的播放平台和合作伙伴?又该怎样调整国剧出海的价格预期?本专题将从柠萌翻车事件入手,分析国剧出海的常见翻车原因,同时亦从内容、价格、渠道等方面入手,盘点国剧出海近年来的新变。

事件梳理

从官宣到停拍仅两天,

柠萌为何“两边不讨好”?

在“获准纳入沪港通股票名单”一周后,向来被视作国内头部剧集内容公司的柠萌影视,意外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3月14日,柠萌影视于2023年香港国际影视展发布其2023-2024年国际片单。12部作品中包含6部中文剧集、两部韩语剧集、两部泰语剧集、1部印尼剧及1部粤语剧。官方介绍中写道:“这意味着柠萌影视正式进军多元、多语言的国际内容市场,开始在海外制作或和国际平台合拍当地剧集内容,包含翻拍和原创。合作的制作团队来自韩国、泰国、印尼、中国香港等地,在接下来的2-3年中,会有不少于10部的柠萌海外作品在市场上出现。”

剧集《溯洄》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其中一部与韩国合作的剧集《溯洄》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柠萌将联手具有国际视角的韩国制作团队,打造古装奇幻作品Going Back in Time(《溯洄》),让古装成为文化符号,在作品中融入更多元素,建立新的文化格局。”

海报上的文案内容翻译成中文为“最独特的中国晋江仙侠IP×幻想题材经验丰富的韩国制作团队”。剧情梗概是: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爱和责任的故事……天界唯一继承人被徒弟、爱人背叛,重生之后,回到了一千年前的她,能否改写自己的人生?很快,熟悉晋江仙侠小说的网友们就看出这部名为《溯洄》的剧集,是根据作者画七的小说《和男主同归于尽后》改编的。该小说男主叫“溯侑”,真身是《山海经》记载的神兽天攰。

柠萌影视将这部带有中国神话色彩的小说改编,与韩国团队开发成韩剧,该行为让许多网友感到难以接受。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题材类型的先天不适与积攒情绪的集中爆发。

《苍兰诀》打造了仙侠剧精品,曾出海韩国。

一个广泛的认知是,仙侠剧本就是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题材类型,它与我国的神话传说、道教文化、以汉服为代表的美学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无论是在改编还是制作方面,我国充分具备绝对优势。从经典作品《仙剑奇侠传》《花千骨》到去年出圈的《与君初相识》《苍兰诀》,国内的影视公司在打造仙侠精品爆款内容上并不缺乏经验与成熟案例;而反观韩国的影视市场,《黑暗荣耀》《鱿鱼游戏》等现当代题材声名大噪,“仙侠剧”这一品类倒是寂寂无名。在此前提下,仙侠IP还有与之合作的必要吗?

另一方面,因“文化掠夺”现象而积攒许久的某种民族情绪也一触即发。将带有中国神话色彩的小说改编开发成一部韩剧,这会不会让韩国观众误将故事涉及的神话形象、传统文化与创意、内涵等认作“源自韩国”?而大家的担忧似乎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此前,《步步惊心:丽》《月升之江》等韩剧中的服饰就有抄袭中国古装剧之嫌,许多观众对此心存芥蒂。

柠萌影视发声明回应《溯洄》之后的改编情况,但是网友不买账。

抵制的声音愈来愈强。3月16日下午,柠萌影视于微博发声明回应:“《溯洄》原著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看好它的改编潜力和IP在全球影视化的可能。因此,《溯洄》在开发制作中国版的同时,也将主导开发韩国版和其他语言版本,中国故事值得向全球推荐。”同时强调:“在所有版本《溯洄》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会全程主导主控,也将时刻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然而网友们对该回应并不买账,大家的情绪甚至进一步被激怒,开始质疑其联合韩国团队开发韩剧的初心与是否具备“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就算这样,你也不肯放弃和韩国合作呗,那就举报见。”一名网友在声明下的热评中如是写道。

有意思的是,柠萌影视的这波操作,惹怒的不仅仅是中国观众,韩国网友的反馈也以负面的居多,可以说是“平等地得罪了两国人”。某影视博主搬运了韩国网友的部分评论,其中包括:“我对中国仙侠剧一点不感兴趣,到底是谁老是崇洋媚外,想引进来?”“有必要吗?想看仙侠剧直接看中国剧不就得了,为何要在韩国拍?”“我们不看仙侠剧,他们应该是想把自己的IP包装成韩剧卖给全世界”“这个制作方一起抵制吧。”

韩版《溯洄》的开发自官宣到停拍,历时仅两天。

迫于舆论压力,在不到三小时后,柠萌影视官微再次更新,此次内容为《停拍声明》:“我们看到并非常重视大家的反馈,决定终止中国故事《溯洄》海外版本的开发与拍摄。中国故事《溯洄》多版本的拍摄初心是想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但方式需要慎重考量,在此向大家真诚致歉!”原著小说《和男主同归于尽后》作者画七随后亦发博称该小说的电视剧、网络剧全球版权已售出,购买方为柠萌影视,“现经协商,决定终止海外版拍摄。”

自此,韩版《溯洄》的开发告一段落,该项目自官宣到停拍,历时仅两天。

业内看法

宣传策略走偏,公关不给力?

其实与外国合作是好的尝试

与韩国公司联合开发仙侠IP遭到大家抵制,柠萌的这波操作到底冤不冤?本刊记者近日与几位影视行业从业者就该事件展开探讨。

剧本责编小飞(化名)认为,“从创作本身出发,能和外国合作是好的尝试,可能会有新的碰撞”。小飞所在的工作室曾经做出过成绩亮眼的仙侠剧,她深知国产仙侠剧正面临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毕竟仙侠剧赛道要创新也不容易。但是‘文化输出’这个事情也是容易翻车的,总体来说感觉就是公关没做好。”她评价道。

前影视策划笑笑(化名)也有着与小飞类似的观点。她首先肯定了“跟韩国合作这件事本身,是完全没问题的。”在她看来,和国外的影视团队联合创作甚至是个值得探索的方向。笑笑透露,她之前于某影视公司就职时,参与制作的一个项目就找了韩国编剧加入,“(韩剧)在讲故事方面,他们做得还不错。”

提及柠萌这次的“出海翻车”的原因,笑笑认为是其宣传策略的偏差。她推测,柠萌官宣会和韩国团队合作开发这个仙侠IP,可能是为了凸显该剧品质的精良,但在起初并没有强调具体的合作环节。“比如说是技术部门有外部团队加入,我们可能就不会那么反感,因为大家有共识:在美术、技术这些层面上,外国的团队可能的确更成熟。但是你要强调核心的开发团队,是在我们(中国)这里的。”

在韩版《溯洄》遭到抵制之后,柠萌那番“主导主控”的解释说明才姗姗来迟,这就显得极为被动。笑笑分析,“公关节奏滞后是没太大作用的,我觉得停拍是当下他们能做出的比较好的反应了。否则如果激发公众更多的反感,他们后面的待播剧,像《爱情而已》这些都会受到牵连。”

另一位影视从业者关关(化名)也向记者表示:“限韩令以后,即使国内的影视公司买了韩国的IP改编,在宣传上都会很小心谨慎。”柠萌这次高调宣布开发韩版仙侠IP遭抵制,或许也可归因于其对当下的市场环境、政策方向、舆情风险的灵敏度偏低。这也不失为对所有正在布局“出海”战略的影视公司的一次警示——只有勃勃野心是不够的,还得充分了解海内外的市场情况、受众喜恶,谨慎、踏实地走好迈向海外的每一步。

在柠萌影视官宣停拍韩版《溯洄》之后,有网友在热评中写道:“如果偷偷重启,只会死得更难看。输出文化的方式就是自己拍,然后去做好海外发行。”关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目前国内的影视公司中,像柠萌这样直接同时开发海外版的情况是极少数,“多数是平台牵头,想要占领海外市场”,尤其是一些国内较受限制的题材,平台才会考虑直接开发海外版,比如泰剧《黑帮少爷爱上我》。

那么,对于大部分已经完成拍摄、制作和播出的国剧而言,想要“出海”发行是件容易的事吗?怎样的国剧会在海外广受欢迎?当下国剧出海,有哪些新渠道、新模式?本刊记者将就此问题走访业内各方,展开进一步探讨。

采写:南都记者 朱雯怡 林文琪

责任编辑:

关键词:

上一篇:每日播报!人工智能对现场服务管理的影响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