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通过加强体育场地设施数字化改造、提高管理服务等,实现城市体育公园资源调配、管理保障、生态管理以及智慧体育服务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开创智慧体育赋能全民健身新局面。图为西河智慧体育公园工作人员(左)向晨练的市民介绍智能竞赛健身车。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资料图)
智能竞赛车、VR高尔夫、数字互动LED球场……科技赋能体育趋势明显,给体育产业带来新动能。专家认为,科技与体育的融合不仅可以促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人们健身方式的科学化、数字化和安全性。
跟机器人“过招”
智能体育设施让不少年轻人直呼“上头”。立式健身车、推胸划船训练器、高拉推举训练器、智能竞赛车……近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洲头咀公园10多种智能体育设施吸引了当地许多居民前来“打卡”。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健身者就可以看到热量、功率、心率等即时数据,每次锻炼的数据也将记录下来上传云端。“运动成果马上呈现,这给了我更多动力。”正在锻炼的张女士说。
在上海某高校中国乒乓球学院的训练馆里,一排乒乓球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为小球员做发球训练,落点准确、长短不一,站在球桌对面的小队员全神贯注应对。“有一个机器人陪练太酷了,它能帮我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刚与机器人“过招”的小球员在结束训练后说。
随着全民健身的升温,如何做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智慧升级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专家认为,全民健身设施提升工程成为数字化新基建的重要领域,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科技化、智能化正在全面加速,特别是在智慧健身设施改造升级、大型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引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的深度变革。
“足不出户”乐享运动
技术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乐享体育。在2023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相关企业用搭载了人体静动态三维分析捕捉技术的智能跑步机、场景化智能骑行台等,告诉大家“怎样健身”;用智慧化场馆运营管理方案、智能照明管理系统等,为人们构建新的健身空间。
多家健身企业带来了他们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的家用健身产品,例如,福建厦门任和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创新研发出自发电数字平板力量站,采用独特的数字算法,将阻力分段计算,使训练全过程力量数据化,仅仅通过简单旋钮调节,即可在家实现力量健身,免去手动卸铁块的麻烦。“传统力量健身器械,体型大而笨重,并不适合家庭健身。这款自发电数字平板力量站,即使一个人也能搬动,居家使用收纳很方便。”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科技赋能不仅让人们在家就有“暴汗”的快感,也为人们观赏体育运动带来“视觉盛宴”。中国移动推出的“沉浸式智慧观赛新体验”方案力求提供逼真的观赛体验,场馆内多场景部署全景相机,现场采集8K超高清直播画面,实时拼接后经高速率、低延时的5G网络传输到直播平台,分发至终端观看。赛事体验与智能技术齐头并进,为观众带来更加流畅、清晰的现场比赛。
竞技体育有了“科技翅膀”
中国女排的发球机可以变换发球速度,实现精准、迅速的发球,提升队员信心、补上短板;中国跆拳道队的加压训练仪通过加压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耐酸能力,明显提高训练质量……科技为竞技体育插上“翅膀”,成为运动员们备战的热门词汇。
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助力,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大型国际赛事中成果显著。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卉说,体育项目需要科技,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动作技术分析,助力中国田径投掷项目和速度滑冰项目运动员在技术环节上实现突破,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等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数字体育”日益受到重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体育的创新发展思路。《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业内人士认为,科技对传统体育行业的运行机制、发展方式和手段工具等方面进行重塑,能够有效提升大众健身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体育公共服务。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数字体育大有可为。武慧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