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耕地保护“高压线”“生命线”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环球视讯


(资料图)

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今天(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多年来,中国耕地总量减少的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今年还将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过去十年,中国实现了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38.61%,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累计完成530多万公顷,其中,“田”的稳定健康,让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2022年,全国耕地净增130万亩,连续两年增加面积超200万亩。目前,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为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如此,中国耕地面积总量仍然趋紧,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突出。从质量上看,六成左右耕地质量并不高。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综合处处长 陈秀欣:我们将逐级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向社会释放零容忍的强烈信号。下一步,优化耕地布局,通过经济奖惩,督促南方省份有计划、有节奏、分类别、分区域推动一部分优质耕地有序恢复。

湖南、浙江等地还通过实行耕作层剥离项目、“百千万”连片整治工程试点,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兼顾耕地数量与质量。富春江畔的双浦镇是距离杭州主城区最近的粮食产区之一,通过整治,小田变大田,为城市留住了稻花香。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汤小橹:希望能够在城市周边给城市留下一定“米袋子”和“菜篮子”的空间,倒逼城市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利用效率的提升。

分析指出,目前,中国耕地保护标本兼治的制度、规划、技术手段逐步完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都是“高压线”“生命线”。在土地问题上,须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一体两面,正确处理耕地保护和生态退耕关系,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毫不动摇严守耕地红线,同时,严禁简单化“一刀切”,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朱道林:(现在)对耕地保护实施了更多更系统更严格的措施,通过一些智能化的措施去进行监测有关耕地利用和保护。同时,进一步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进一步制约耕地非粮化,保证足够的耕地用于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来保障粮食安全,为我们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上一篇:昆工科技与云端网络就电化学储能在数据中心应用签署战略合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门推荐